干部保健科始建于1954年,前身系我院內科第六病房,當時僅設床位3張,有主治醫生及住院醫生各一名,護士2-3名。 1974年,病房搬遷,更名為新樓病房,仍隸屬于內科。床位數增至21張,醫生由內科、外科、腦系科委派,護士增至13名。同時設內科、外科、腦系科、口腔科、眼科、泌尿科、耳鼻喉科、中醫科門診。 1986年,新樓病房正式成為獨立科室,更名為干部保健部,并建立了老年病教研室。擁有床位70
張,內科、腦系科、外科醫師10余名,護士40余名。初步形成集醫療、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 此后,干部保健部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病床增至120張,醫生32名、護士49名,并建立了老年病研究室。 2005年,干部保健部搬遷至外科中心大樓,醫療環境進一步改善。干部保健部目前擁有病床130張,醫生38名、護士83名,其中正副教授3名、主任醫師9名、副主任醫師14名、博士5名、碩士2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2名。副高級以上職稱達59.4%以上,碩士學位以上人員達54%以上。 干部保健部經過不斷探索進取,逐漸擴大了規模,建立起高素質的干部保健隊伍,促進保健隊伍優質化、結構合理化。目前,設有九個科室的干部保健門診,均為專家、教授應診。就醫環境溫馨優雅、國內一流。病房設有四層樓,八個區域,包括內科、外科和神經內科。六層A區設有ICU重癥監護室,配備了先進的醫療搶 ...(查看科室全部簡介) 救設備,醫護人員素質高、責任心強、醫療護理水平精湛,在多次的重大搶救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干部保健部設有干部體檢中心、疑難病會診中心、心理檢測治療室、腦機能測評室、血管疾病檢測室、理療康復室,將疾病的防治結合起來,以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防治為基礎,重點加強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惡性腫瘤、衰老與抗衰老等慢性病的研究與危險因素的干預。 干部保健部配備有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美國ACUSON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床旁X線機、腦多普勒、血氧分析儀、動脈硬化檢查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血壓監測儀、正壓給氧呼吸機、中央心電監護系統、心臟血壓、血氧監護系統等 高檔醫療檢查搶救設備及老年康復設備,為病人的診療提供了方便。 在病房管理工作方面,干部保健部制定了一整套嚴格規范的規章制度及質控監查制度,以ISO9001-2000質量認證工作為契機,遵循醫院的質量方針和服務承諾,即“質量永恒,誠信無限,文明優質、持續改進”。進一步規范了醫療護理工作。在人文素質、服務守則、儀表儀容、行為舉止、言語態度等方面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干部保健的服務宗旨: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一體,建立健康教育與促進,疾病治療與控制,預防保健與臨床,全程管理的服務體系。 本學科以培養臨床性研究生為主。研究方向: 學科帶頭人張蘊主任,從事老年病臨床教學工作30年,現任天津醫科大學干部保健部主任,全國保健協會理事,中華全國老年學會委員,天津老年分會副主任委員,碩士生導師。30年來,主要立足于老年病內科臨床的探索與研究,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技術,以及危重癥搶救技術。帶領下級醫師成功的搶救了許多危重病人,大大提高了高齡老年危重癥搶救成功率。近年來,完成局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2項。在國家級、省市級雜志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120余篇。填補天津空白新技術3項。在間歇性缺氧與動脈粥樣硬化,老年微量元素與疾病,細胞因子與老年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較深入地研究。主編完成《高等護理專業老年病學》輔導叢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參與編輯老年病學教材1冊,供醫科大學5年制、7年制教學使用。作為干部病房學科帶頭人,她帶領大家不斷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借助醫院人才與技術的優勢,逐漸擴大規模,加強學科建設,引進優秀人才,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以科研教學促臨床,不斷提高醫療及服務水平,形成干部保健規范系統化的管理流程。使干部保健工作以及老年病的學術研究,均處于天津市的領先地位,得到市各級領導的認可。 干部保健部已完成出版了高等護理專業及老年病學教材各一本,供醫科大學五年制、七年制教學使用;完成中央保健局、部級課題、市級課題、局級課題二十余項,發表論文百余篇,并且發行了《干部保健》雜志。干部保健部承擔著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市人大及各大專院校的領導同志、我市院士、專家教授以及一些中央領導同志的醫療保健任務及查體巡診工作。在院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干部保健部以干部保的健康需求為導向,積極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健康需求和新時代醫學理念,開闊新的服務領域,為天津市干部保健工作起到了樣板作用,成為國內先進、我市領先的醫療、搶救、康復、預防、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一流的干部保健中心。 學科的人材培養及國內外交流情況:為了科室的人材培養,我們定期組織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有關老年病的專題講座,講座內容包括:常見老年病的診治、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新進展以及特殊病、疑難病的診治等。講座由各專業組輪流主辦,先后舉辦各種講座如:《急性肺栓塞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現狀》,《急性肺栓塞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現狀》,《合理使用保肝藥物》,《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的研究進展》,《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新概念》,《呼吸機的臨床應用》,《除顫器的合理就應用》等,大大提高了科室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2003年以來,干部保健部在中華系列及國家級核心期刊共發表論文84篇,課題12項,填補空白6項。中華系列12篇,核心期刊62篇,其它期刊10篇。完成科研項目12項,新技術5項。并積極參與老年醫學會的各項活動,2006年,成功協助完成老年醫學會天津分會的換屆選舉工作和年會的召開。張蘊主任現為天津老年學會副組委,全國老年學會委員,張明義主任為青年委員。 2006年,在張蘊主任的指導下,由留日博士諸葛欣牽頭舉辦了干部保健部與日本京都醫學院教授們的學術交流活動,雙方交流了目前國際有關老年病的研究前瞻情況,并在國際友人面前展示了醫大總醫院的飛速發展。 2000年以來,科室領導不斷為員工創造學習機會。先后派出醫護人員到外院學習先進的管理和專業知識,分別到北京醫院、第一中心醫院、第三中心醫院學習消化系統的彩超技術、ICU的管理、呼吸機的使用、重癥病人的監護和護理等。 老年醫學學位授權點情況介紹:老年醫學,是新近出現的跨專業新型邊緣學科,是老年醫學知識和技能集中場所,反映醫院的綜合診治水平,F有主任醫師9人、副主任醫師9人、講師14人。其中碩士生導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碩士學位14人。近五年來共發表論文118篇。目前承擔科研項目15項。本學科中外文藏書24萬冊,擁有中外文期刊251種。目前投資儀器設備費500萬元,用于購置本學科圖書經費合計10萬元,用于改善本學科點工作條件的其他投入合計50萬元。本學科以培養臨床性研究生為主。研究方向: 1.老年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內容: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點及防治措施。 研究重點:(1)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診斷以及治療的探索;(2)高血壓病的防治;(3)腦血管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病機制及臨床診治研究;(4)老年癡呆、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及診治研究。 2.代謝性疾病,研究內容:老年糖尿病、脂質代謝異常、骨質疏松的發病機理及防治措施。 研究重點:(1)糖尿病:1)重點研究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在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診斷、治療的探索。2)慢性并發癥的發病機制、防控及治療;(2)老年脂質代謝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性及防治策略的研究;(3)骨質疏松癥的流行病學研究、遺傳學研究、防治藥物研究以及康復治療的臨床探索。 3.間歇性低氧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研究內容:間歇性低氧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子生物學、病理學及臨床學的研究。 4. 衰老與抗衰老研究:衰老的機制研究及抗氧化劑在抗衰老中的作用研究臨床各系統常見疾病的診斷、處理、急救與監測。老年常見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早期防治及新技術的臨床探索。 干部保健門診介紹:干部保健門診設在外科中心大樓二樓。區域寬敞、整潔、環境優雅、診室標識醒目、溫度適宜、設有舒適候診座位。 (隱藏科室簡介)該科室專家出診情況